首页

女王老师脚

时间:2025-05-22 21:00:21 作者:贵州果瓦乡山体滑坡致人员失联 国家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启动 浏览量:51664

  插秧机一天可作业三四十亩地;无人机植保作业,一人一天可以管200亩地……

  3月19日,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,种粮大户戴宏在家迎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。面对总书记对于农机具和春耕物资的关注,戴宏详细介绍了他家的“种粮装备”。

  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,习近平就深入田间地头,话农桑、察实情,其背后有着大的现实背景。

 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,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。“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?”“谁来养活中国?”习近平曾以此警示,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。

  截至2023年,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“二十连丰”,就在本月,全国两会期间,中国再次定下“粮食产量1.3万亿斤以上”的年度目标。

  不过,在不确定因素愈发复杂的当下,求解端牢饭碗的大国“粮”策,依然是丝毫不可懈怠的大课题。

 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,“地”和“技”是两个关键抓手。习近平多次强调,真正把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。

  “地”是根本。中国以占世界9%的耕地、6%的淡水资源,养育了世界近1/5的人口,耕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。严守耕地红线,建设高标准农田,是习近平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。

  此次湖南考察,习近平要求,确保春播面积,细化春季田间管理;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,推行适度规模经营;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,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。

  “技”是出路。解决吃饭问题,根本出路在科技,耕地就那么多,稳产增产根本出路还是在科技。保证粮食安全,领先的农业科技是最大的底气。

  在湖南考察期间,习近平强调,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,加快种业、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;坚持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。

  当然,有“地”有“技”,还要回答“谁来种地”的问题。

  “让种粮也能够致富,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,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。”习近平道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
  |出品人:陈陆军

  |总监制:张明新

  |总策划:俞岚

  |策划:吴庆才

  |统筹:马学玲

  |执笔:阚枫 袁秀月

  |校对:孙静波

  |视觉:徐洋

  |中国新闻网“习言道”工作室出品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侨乡文昌打造“舌尖盛宴” 举办千人村宴话乡谊

此外,中国气象局于今年6月发布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“风雷”,该模型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两大科学范式紧密结合,显著提高了公里尺度下0至3小时雷达回波的预报能力,实现了深度学习与物理规律的无缝隙融合。该模型产品已经集成到了SWAN3.0。

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

在多位受访的业界专家看来,上述文件不仅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,也表明了中国致力于推动氢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,以实现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,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。

黔东南州锦屏县委原常委、县委办公室原主任龙运生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
本届博览会重点聚焦低空经济、数字交通、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,汇集80家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,集中展示167件展品。作为全国首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,浙江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、交通新基建、车路云一体化,集中展示103项技术和方案。

湖南新田“80后”新农人在广袤乡间“乘风破浪”

(两会现场)中国四部门“一把手”集中回应民之所切

有同学注意到,今年研考国家线的公布在形式上和上年有所不同,并未像上年那样将“学术学位类”和“专业学位类”分开,各自一张表格进行公布,而是将二者合并在了一张表格上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